RSA算法原理
本文借鉴了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RSA_(cryptosystem) 中的资料和些图片
一、RSA加密过程:
(1)RSA基本原则:
RSA 背后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观察到找到三个非常大的正整数 e、d 和 n 是可行的,使得对所有整数 m(0 ≤ m < n)进行模幂运算:
三杠表示模同余,也就是当调换e和d的位置,会有相同的余数
RSA 涉及公钥和私钥。公钥是众所周知的,用于加密消息。目的是使用公钥加密的消息只能在合理的时间内使用私钥解密。公钥由整数n和e表示,私钥由整数d表示(尽管在解密过程中也会使用n,因此它也可能被认为是私钥的一部分)。m代表消息。
(2)密钥生成:
RSA算法的密钥以下方式生成:
1.选择两个相差大的大质数 p 和 q
为了使得因式分解更难,p和q要随机选择:为了选择它们,标准方法是选择随机整数并使用素数测试,直到找到两个素数。p和q应保密
2.计算n
n = p*q
n作为公钥和私钥的模数。它的长度,通常用比特来表示,就是密钥长度
3.计算λ ( n )
在数论这一数学分支中,正整数n的Carmichael 函数 λ ( n )是满足以下条件的 最小正整数m
在代数术语中,λ ( n )是整数乘法群对n取模的指数。
由于n = pq , λ ( n ) = lcm ( λ ( p ), λ ( q )),并且由于p和q是素数,因此λ ( p ) = φ ( p ) = p − 1,同样地λ ( q ) = q − 1。因此λ( n ) = lcm( p − 1, q − 1)。
4.选择一个整数e使得2 < e < λ ( n )和gcd ( e , λ ( n )) = 1;也就是说,e和λ ( n )互质。
最常选择的e值是2^16 + 1 =65537
e作为公钥的一部分发布
5.确定d
d ≡ e −1 (mod λ ( n ));也就是说,d是e模λ ( n )的模乘逆
二、RAS解密过程:
通过计算使得私钥指数从d到c恢复m
示例:
但实际使用中国余数定理来加速因子模数的计算(mod pq 使用 mod p 和 mod q)
中国余数算法:
签名消息
假设 Alice 希望向 Bob 发送一条签名消息。她可以使用自己的私钥来这样做。她生成消息的散列值,将其计算为d的幂(模n)(就像她在解密消息时所做的那样),并将其作为“签名”附加到消息中。当 Bob 收到签名消息时,他使用相同的哈希算法结合 Alice 的公钥。他对签名求e次方(模n)(就像他在加密消息时所做的那样),并将生成的散列值与消息的散列值进行比较。如果两者一致,他就知道消息的作者拥有爱丽丝的私钥,并且消息自发送以来没有被篡改过。
这是运用了求幂规则:
费马小定理
如果p是素数,则对于任意的a,数a^p-a是p的整数倍。
例如 a =2, p =7 则 2^7 = 128,128-2=126=7*18 为7的整数倍
如果a 不能被p整除,即如果a与p互质,费马小定理等价于(p^-1)-1是p的整数倍
总结:
在RSA密码应用中,公钥是被公开的,即e和n的数值是可以被得到的。破解RSA密码就是从已知的额和n求得d。这样就可以使用私钥来破解密文了。
但当p和q是一个很大的素数时,从n去分解因子p和q,是数学界公认的难题。
因此,在进行RSA加密的时候,应尽量的使用足够大的p和q,来保证d不会被算出
但是,RSA的缺点也很明显:
RSA的安全性完全来自于因子分解,破译RSA的难度等价于分解因子的难度
密钥的产生十分麻烦,受到p和q的影响,很难做到一次一个密钥
RSA需要更长的密钥,这就使得运算速度较慢。